浏览数量: 40 作者: 小花 发布时间: 2020-03-10 来源: 江苏国际老博会
编者按:
近日,一条“武汉西马路养老院有120位老人感染新冠肺炎”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广泛关注,最终经核查,这一传闻并不属实。然而养老机构感染病例爆发式增长依旧是不争的事实,众多老人及医护人员确诊并去世着实让人揪心。
养老院疫情披露后,武汉市民政局及相关部门对全市所有养老机构按属地原则,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纳入所在社区排查和封控管理,确诊病例隔离送诊,多省民政厅也组织了养老服务队前往支援。目前局势已逐渐得到控制,情况也慢慢好转。
但这场危机背后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探讨,小花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各界同仁交流分享,批评指正,希望未来能逐渐完善,以便更周全、及时的应对危机。
武汉市的一家养老机构,一位老人突然去世,家属怀疑老人被养老机构的护工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机构对此表示否认。双方对老人死因各执一词,对遗体处置问题意见不一,老人家属和养老机构一度陷入僵持。老人的亲属有的远在美国,有的在疫区隔离,只能通过电话了解情况,而院方自疫情爆发后高强度工作,感染护工虽然及时隔离,然病毒无形,不易辨认源头。
小花观点
首先强调从业人员道德品质为先,职业技能次之。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往往因为工资与工作内容、强度、满足感不成正比而“感情用事”。他们做着“伺候”人的活,很多时候却得不到老人的善待,家属的理解。作为院方要多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时辅导排解,避免员工因为心理压力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图片来源:逸仙人寿堂
其次,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纠纷不应在爆发出来的那一刻才值得被正视,很多矛盾产生于一个又一个误会不解与信息不对称。老人和家属可能会毫无道理的责难,也可能是缺乏相关的医疗法律常识,那么院方从接待老人及家属的那一刻起就应保持友好沟通,不管是否有事发生,都及时向家属汇报老人当天的健康、用餐等状况,即便有情况发生也应当考虑家属的情绪。
图片来源:九如城
最后,引入社会力量而不是执法力量进行妥善解决。当发生纠纷时养老机构及老人家属往往各执一词,这种针尖对麦芒式的相互推诿往往让彼此都无法信服,而社会力量的引入会更公平客观。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已建立起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组织离退休医学专家和法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工作者发挥余热。
设置多个定点医院,完善合作机制
小花认为可以加强定点医院绿色通道的建立。从交通、地理位置、医院级别等方面综合考虑,与多家医院建立定点关系。小到定期体检、讲座、做班问诊,大到急诊救助、康复训练,围绕老人的生活建立一套完整的合作机制,当机构本身难以完成时,借助第三方的平台合作共赢。
加强护理专业宣传教育,改善就业环境
2020老博会特别关注到养老服务护理人才交流与发展,将发挥展会平台优势,构建社会养老护理人才、高校养老护理人才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供需桥梁,打通养老机构与人才之间的供需关系,线上将对养老机构护理经验进行分享,线下将组织多场次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对接会,同时发挥主办方江苏贸促会的优势,引进国际专业养老护理机构举办专题培训会,从企业用人需求、技能培训需求、人才就业需求等维度助力养老机构完善养老服务护理能力。
同时,2020老博会展会期间也将设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及交流展区,举办各级养老机构护理技能交流切磋活动,期望能为养老服务护理人才搭建职业技能交流展示平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养老服务环境,带动更多人加入养老行业。
老人,尤其是在养老院福利中心的老人是极易被社会大众忽略的群体。就像在疫情爆发之初,人人自危,以家庭为单位隔离防护,上关注国家社会形式,下关注婴儿学生的安全、教育。这些偏居一隅的老人似乎是人们关注点的盲区,直到大量病例确诊才受到关注。
小花希望提出的观点可以引发大家思考和交流,构筑一片养老新天地,为了今天的他们,为了明天的自己。
参展咨询:
倪 凯:025-52856749 15852902631
550455543@qq.com
佘开妍:025-52856753 18936891600
1454994365@qq.com
孙 宁:13913968108 Sunny02718@163.com
会议商谈:
徐 飞:025-52856753 13951643836
963241608@qq.com
媒体合作:
周 蓉:025-52856755 19951953588
610763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