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41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11-10 来源: 本站
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与国同梦。
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追逐中国梦,一路高歌猛进、勇往直前……
国家在迅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变迁。如今,70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群与祖国共同奋斗、共同成长的人,平凡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载,他们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
作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大平台,老博会组委会特别推出建国70周年系列策划——《我与祖国同成长》专栏,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与长者们一起回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历史,回忆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经历,与祖国共同庆祝70华诞,献礼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本期《我与祖国同成长》特约嘉宾为东南大学退休老师周玉麟先生及其爱人王宝灵女士。
策划┃王婷婷
撰文┃周 蓉
主播┃佘开妍
出品┃老博会组委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百万知识青年怀揣理想和激情,奔赴祖国的农村和边疆。50年的光阴,让“老三届”作为一个特殊名词载入了史册;50年的光阴,让当年的老三届人如今霜染两鬓。面对历史,重新回顾青春的岁月,他们可能会为自己曾经有过的幼稚与真诚,执着与质朴而百感交集。周玉麟与王宝灵夫妇,两位同是祖国同龄人,又都是“老三届”,他们共同走过那个激进而热烈的年代,又携手一起走过祖国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特殊年代的青春记忆与新时代美好向上的生活交织成他们平凡但却深刻的一生,他们的经历,启示了下一代,也是这一代人特有的生命价值。在对周玉麟与王宝灵夫妇采访的过程中,他们始终说自己如此平凡不足挂齿,殊不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付出,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离不开千千万万小家庭的稳定和睦与无私奉献,周玉麟与王宝灵夫妇是这些平凡家庭的缩影。
特殊年代的纯真爱情
周玉麟和王宝灵是1968年下放至姜堰的知青。周玉麟出生在泰州,父亲虽然没有读过书却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从小他就热爱写字画画,人长得高大挺拔,面庞英俊,性格沉稳内敛,下放姜堰后的周玉麟先是下田种地的农活儿,之后因为能写会画,还擅长画毛主席画像,很自然的他就做了大队里的宣传干事。那时,王宝灵先是干了一阵子农工,之后因为字迹隽秀就到了公社做文书。她人长得苗条又秀气,个子高高的,性格也非常好极其温和得体。王宝灵出生在香港,外公是民国时期上海的著名小儿科医生,她的母亲也因此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最早在民航工作,而父亲在镇江医学院做过老师,之后又成为上海一家银行的高管,1957年成为南京三中的物理老师,王宝灵也跟随父亲定居南京。王宝灵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她不多言多语,干活任劳任怨,从来不怕吃苦完全看不出她出身于条件优渥的家庭。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周玉麟和王宝灵同时来到公社上山下乡知青办工作,同是1949年出生的祖国同龄人,同样写着一手好字,同样与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很快他们就彼此吸引,相爱了,所有人都觉得是天造地设的一双,都为他们祝福。
“那时候的爱情就是这样简单,首要看人品,人品好就行,什么家庭、财富、工作都不考虑的,相比现在感情纯粹质朴很多!”王宝灵回忆且感叹道。
年轻时的周玉麟先生与王宝灵女士
用画笔创造的美好生活
“他是不善言辞的,习惯用手中的笔记下所思所想,特别吸引我。”周玉麟用手中的笔深深吸引了王宝灵,同时也用笔创造出美好的生活。1974年工农兵学员选拔托起了无数下放知识青年的人生,彼时才情横溢的周玉麟从农村被推荐来到姜堰县中进行考试,主要的题目就是《高中所学怎样应用于农作》,心思细腻的周玉麟自告奋勇将自己创作的一位女知青在农村喂猪的画作《心红猪壮》附带交上,又将数理化知识在农村运用的事例回复考官,因为周玉麟扎实的基础知识、精细的绘画技能深受考官认可,直接将他录取到东南大学建筑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周玉麟留校成为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被他打理得平静而稳定。
王宝灵甘当周玉麟的坚强后盾,上调回南京后选择在建筑企业工作,先后做过仓库管理,油漆工,之后通过自学成为建筑公司会计。机缘巧合,王宝灵先是与周玉麟一同上山下乡修理地球,随后又共同为南京的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能力。
如今的周玉麟一闲下来就会去各处走走欣赏建筑风景,他说:“最美中国古建筑很多值得用一生去欣赏,最美中国现代建筑也很多,最能代表的莫过于尽显中国人用自力更生和聪明才智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秋使用50周年后的大桥焕然一新,与世界文化遗产之明孝陵秋天的美景最能代言南京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美丽城市。”
“一个家庭的夫妇二人,终归需要一位主内,一位主外,相互搭配好才能和睦安顺。”王宝灵始终用平和的生活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对待物质条件的要求依然秉承老一辈人节俭持家的生活哲学。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业那毕竟是少数人可以触及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幸福的生活大概就是夫妻恩爱,子女孝顺,日子稳定而踏实,周玉麟与王宝灵走过的人生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相濡以沫携手一生岁月静好的清净生活,他们对爱的表达保留着那一代人的内敛,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他们对彼此那润物细无声的爱,绵长而深刻!
周玉麟先生的钢笔画作
风雨同舟,相守一生
好的夫妻关系必定是拥有一致价值观,相互欣赏的,周玉麟喜欢画画,王宝灵就陪着他出游采风,陪他看世界的风景;王宝灵喜欢打乒乓球,周玉麟就亲自动手制作乒乓球台;他们喜欢一起做饭,也会一同动手把厨房整修一番。
他们的家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装修,虽然朴实无华,但很多细节彰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周玉麟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制造出不经意的惊喜,很细微的举动都能让王宝灵欣喜不已。比如墙上的挂饰都是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周玉麟对每一个纪念品的意义都能娓娓道来;再比如,周玉麟时不时会灵机一动制作出创意作品,葡萄藤、黏土、家具边角料……都是他创作的源泉;周玉麟很细心,也喜欢研究,每次旅行归来都花上很长时间整理照片,制作出视频,两人有兴致的时候拿出来再次品味一下旅行的乐趣。
当然任何人的人生都无法风平浪静,在周玉麟和王宝灵互敬互爱生活的背后是他们都同时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二人曾先后患上癌症,一度病痛的折磨打乱过他们平静的生活,但是他们很快调整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魔,因为有爱相守,所以也变得无所畏惧,他们甚至可以在出院不久就迫不及待外出旅游,看看世界。
人生很短,余生很长,我们改变不了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去拓展人生的宽度,可以选择精彩,也可以甘于平淡,乐享人生,但无论哪种选择,都要活出自我,无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