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地点 :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龙蟠路88号)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362服务介绍 / 银龄金生 / 高路迅:红色基因永远相传

高路迅:红色基因永远相传

浏览数量: 35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18      来源: 本站

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与国同梦。

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追逐中国梦,一路高歌猛进、勇往直前……

国家在迅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变迁。如今,70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群与祖国共同奋斗、共同成长的人,平凡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载,他们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

作为关注养老服务的大平台,老博会组委会特别推出建国70周年系列策划——《我与祖国同成长》专栏,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与长者们一起回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历程和辉煌历史,回忆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经历,与祖国共同庆祝70华诞,献礼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本期《我与祖国同成长》特约嘉宾为原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高路迅女士。

 

                                                                                                                                 策划┃王婷婷

撰文┃周  蓉

出品┃老博会组委会


翻开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是耀眼夺目、深沉厚重的红色基因,让一代代中华儿女有了冲锋陷阵、改天换地的力量和底气,成功摆脱了百年前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精神委顿的落后面貌,从苦难走向辉煌,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精心培育、浇灌和呵护。只有不断从红色传承中汲取养分,向榜样看中积极进取,才能真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获得茁壮成长的永续力量。高路迅女士于1949年4月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当时中国还未全面解放,她是在母亲的行军南下途中迅速出生的,所以她叫“路迅”。应当说高路迅女士从一出生就被烙上了红色基因深深的烙印,她与祖国同龄,成长在军营,成年后又与著名开国将军廖容标的次子廖红军结合,红色基因对于她而言可谓融入血液,根植于心。

微信图片_20200527095618

01红色基因来源于“菩萨司令”——廖容标

 

高路迅女士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一方面来自于父母,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公公廖容标将军的熏陶,从她嫁入廖将军家就不断聆听着长征抗战故事,廖容标将军革命生涯所取得的成就令高路迅女士所敬佩,生活中廖荣标将军谦和、正直和严谨的作风令高路迅女士崇仰,当她娓娓道来廖容标将军的生平时,也令我们对这个红色基因家族肃然起敬。

微信图片_20200611164108

在开国将帅中,有的是以勇猛著称,比如许世友、韩先楚、王近山,有的是以智谋著称,比如刘伯承、粟裕、郭化若,还有一种人,是以德服人,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菩萨司令”:开国中将廖容标。

廖容标将军

廖容标1912年出生于江西赣县,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三年书就辍学回家了,并在17岁那年加入了红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廖容标奉命进入山东长山县,以体育老师为掩护,组织当地革命武装,领导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担任司令。

由于廖容标的部队纪律严明,在当地威望非常高,附近的群众都赶来参军,就连国民党县政府的县大队,都拿着枪前来投奔。第5军在成立时只有60个人,短短4个月后,就发展到了1000多人。

廖容标出身于农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他参加革命后,一直都保持着“爱兵如子,爱民如子”的优良传统。

廖容标将军

廖容标将军

 

当地有一伙土匪,打着抗日的旗号却不打日寇,专门骚扰老百姓,抢劫老百姓的粮食。有一次,这伙土匪还嫌当地百姓给他们的煎饼不好吃,竟把煎饼放得发霉了,又送还给村民们。

这时,廖容标率领部队经过这里,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把这些发了霉的煎饼从乡亲们手里买了过来,然后,他把这些煎饼放到缸里用盐水煮,消毒后留着自己吃。

部下有人看不过去,说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去吃这些发霉的煎饼,何苦呢?廖容标说:“我们是穷人的部队,为的就是让穷人过上好日子,不再受欺负,这些煎饼发霉了谁来吃?当然是我第一个吃。”

老百姓得知后,都非常感动,说:“廖司令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司令’啊!”

从此,廖容标“菩萨司令”的美名就在十里八乡传开了,他的部队所到之处,老百姓都争着请他们吃饭,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微信图片_20200527095556

廖容标的故事,连毛主席也听说了。1938年8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去延安汇报工作时,对毛主席说:“我军干部廖容标被当地群众称为‘菩萨司令’,他的部队也被称为‘菩萨军’。”

毛主席听后大喜,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表扬廖容标说:“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就是我们的廖容标!”

在抗战时期,廖容标指挥部队转战莱芜、临朐、沂水、淄川、泰安等地,对日伪军作战200多次,歼敌1.2万人,威震鲁中。刚进山东时,廖容标身边只有赵明新、姚仲明两个人,短短1年时间,就发展部队5000多人,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廖容标任司令。

更重要的是,廖容标充分发扬我党爱护群众的精神,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提高了八路军在山东地区的威望,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提供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1955年,廖容标被授予中将军衔,于1979年在南京病逝,享年67岁。

微信图片_20200527095604

02缅怀父辈 重走长征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廖容标将军逝世40周年,作为祖国同龄人的高路迅女士也年届70周岁整,因此廖容标将军的四个子女决定一起重走长征路,追寻父辈的脚步。

高路迅女士告诉我们沿着父辈曾经走过的长征路上,眼前总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当年红军们在那里经历的千难万险,艰苦岁月,在他们走过夹金山时,仿佛看到红军战士徒步翻越第一座大雪山的艰辛,还有那些雪地里被冻死的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小红军;当走过泸定桥时22位勇士爬铁链冒火过河,殊死一搏的壮烈场景,也令他们泪水涟涟……

微信图片_20200527095512

微信图片_20200527095506

廖容标将军子女重走长征路

“我的公公是经过二万五千的长征的老红军,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精神还在。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重走长征路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缅怀父辈们丰功伟绩,我们重走长征路亲临红军战士走过的艰难地段、印证着红军的英勇顽强、叮咛子孙后代永记这不可泯灭的历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与我公公一样的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所铸就的、留下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03不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高路迅女士始终不厌其烦的讲述着她所知道的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拿出廖容标将军生前的照片给我们讲诉他们家族的革命抗战故事。她说,硝烟战火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通过瞻仰革命遗物,学习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来感受革命年代祖国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无数革命前辈用矢志不渝的抗战激情,用置生死于不顾的豪情壮志,为我们谱写了时代最美的赞歌,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美满幸福的新时代。

高路迅女士表示,作为一名与祖国同龄的古稀老人她依然肩负使命,她能做的就是将在革命先烈身上汲取的力量,尽己所能的向后辈传播,告诉后辈不忘红军来时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薪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高路迅女士与老博会组委会项目负责人王婷婷女士合影

高路迅女士与老博会组委会项目负责人王婷婷女士合影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362服务介绍 / 银龄金生 / 高路迅:红色基因永远相传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 江苏省民政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江苏省社会福利协会
联系我们
2023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组委会
 参展咨询
    徐飞:025-52856753/13951643836 

 会议商谈
    佘开妍: 025-52856753/18936891600

 媒体合作
    龚梦瑶:025-52856755/13770537641
    周文:025-52856755/13813903429

 
 版权所有 © 2023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焦点领动    苏ICP备05085572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