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地点 :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龙蟠路88号)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浏览数量: 21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3-31      来源: 本站

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老博会

-1-

是否,

只有亲力亲为的照顾才是孝顺?


知乎上,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1

确实常有人觉得,养老院跟福利院一样,都有着难以避免的“被抛弃”味道。


即便是年轻一代,对养老院的认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甚至认为那是一个等死的地方。


2
节目《我们的师傅》中,大张伟对将父母送去养老院的态度

许多人认为:对老人,亲力亲为地照顾才是孝顺。


我们在探访时就碰到这样一户人家。


91岁的蒋婆婆已经好几年没出过家门,日常由五六十岁的子女轮流照看。


见到蒋婆婆时,她独自坐在床上,低头,眼睛紧闭,双手拿着棉签一根根数着。


“那是她的玩具。”女儿潘阿姨说。


正在低头数棉签,玩着自己小游戏的蒋婆婆

15年前,蒋婆婆因摔跤伤到腰椎和脊椎,此后只能通过轮椅出行。


9年前,她检查出大、小脑萎缩,眼睛和耳朵功能也退化,成了一位失聪、失明、失智、失能的老人。


66岁的潘阿姨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她每天早上七点多从家里出发,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晚上六点半给母亲做好饭后,再坐公交车回去。


体力上可以坚持,最主要还是心累。”潘阿姨感叹,蒋婆婆分不清白天黑夜,有时半夜两三点还会醒了在房间里嚷嚷,“还不给我弄点吃的哦!”


没办法,家人又必须起床给她做点吃的。对老人进行身体和精神双重照护,潘阿姨显然力不从心。


然而,阿姨依旧很难下决心把蒋婆婆送去养老院


4
一名网友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后,陷入自责

这不是个案,探访中的老人与照顾者普遍认为:养老院是养老方法中的下下策,子女把父母送往养老院则是不孝顺的表现


-2-
我们不认可养老院,
到底是在不认可什么?

《读者》曾提及,90%的老人都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即使住进,60%也是出于考虑到子女的难处而住


关于这个现象,网友也是各有各理:


@胖子 当初生的时候,全社会约定俗成养儿防老,现在养儿的义务履行完了,被养的权利没享受到,自然会不认可。

@很难 中国人的传统是看重亲情的,儿孙满堂聚在一起是老人晚年幸福感的重要部分。如果去养老院,这些都要大打折扣。

@爱走路的兔子 家人要怎么照顾?送一个好的养老院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许多人不接受的其实是这背后 “不孝”的罪名。众多的言论中,鲜有人站在老人立场,去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更利于照料老人。


“九成以上的失能老人由家人照顾,但大部分家人并不知道如何科学地照顾老人。”


“益多公益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张乐川介绍了一个事例:一位王叔叔在照顾80岁的失能父亲时,试图采用“公主抱”把老人移到轮椅上,结果造成自己手臂脱臼……


5
图源:益多公益官方网站

张乐川经历十年的从业观察发现:大多数家人照顾者因为各种原因,都只顾得上老人们的起居,确保其安全,没有冻着、饿着、摔着。


许多家人在照料时,更多还是使用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并且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正确与老人沟通、照顾方式不正确、缺乏养老相关知识、忽略精神陪伴等问题。


他表示:“大家缺乏科学的养老意识”。


6
《奇葩说》辩题,“父母提出要和某老伙伴去养老院养老,我该支持还是反对?”

养老院照料与居家照料最大的区别在于“适老化”。


许多家庭在照料老人的时候并无此意识,相比之下养老院更能提供适老化的养老环境,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并不代表子女不孝。


7

-3-
然而,
养老院的大门并不对每个人常开

早在2012年,《中国日报》就报道称,北京某条件优越的公立养老院早已床位满负荷,还排了9000多人想住进来。


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缺口已经达到914万,且增速还在上涨


8

此外,许多养老院也在受困于护工的缺失。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数据表明,至2020年,随着中国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养老护工岗位应达到657万至731万,目前的缺口高达300万到500万人,流失率还达到40%至50%。


9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都普遍存在,各地也在探索各色各样的养老方式。


比如瑞士的时间银行,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到将来自己老了需要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


这种“未雨绸缪”的方式也被当地许多小年轻pick~


10

图片源于网络

杭州一家养老院的方式与“时间银行”也有相似之处,推出“年轻人低房租住进养老院”的创新方式。


住进去的年轻人月租只要300元,但前提是每月服务老人的志愿总时间不少于20小时


11

-4-
“养老教育”或许是一个出口

即便是养老护工足够,许多家庭还是会犹豫的。”张乐川介绍,原先每月志愿者都会走访社区的失能或是空巢老人,为照顾者免费介绍专门的护工或社工,但他们的服务就需要收费。


在项目服务过的上千位老人及其家庭中,“只有一家人愿意为此付费”


由于人手和资金缺乏,目前机构服务对象缩减至五六十家。


12

“我们希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养老问题。”


在一次台湾公益学习中,张乐川了解到一项国外常见的社会服务—— “喘息服务”。


13

回来后,张乐川便将其带到四川。


他梳理了机构服务过的上千位老人及照顾者的情况,总结出的100种焦虑,形成名为“喘息100”的服务。


“喘息100”服务分为社区和居家两种模式。


社区服务主要是依托日间照料中心,举办各种活动吸引老人参与。居家服务则是社工上门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基础的护理及陪伴等。


14

在 “居家养老”占主体的社会现状下,想要进一步解决养老问题,还需要给照顾者赋能。


照顾者和科学养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大程度上也是照顾者焦虑产生的原因。”因此,张乐川提出了“养老教育”的概念。


15
机构开展护理知识培训

相比于一线服务,她更希望用教育去改变人们对养老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机构把“喘息服务”的重点转移到对照顾者三方面赋能上。

16
 图源:益多公益官方网站

不仅疏导照顾者的焦虑,还培训家人科学照顾老人的洗澡、如厕、吃饭等问题,教授如何挑选合适的轮椅、坐便椅等工具。


17
日间照料中心里摆放的各类老人照顾工具

“养老照护真的很不容易。”


这是普遍背负着赡养父母重任子女的心声。


在“要不要把老人送去养老院”这道选择题上,难就难在不管选择哪个答案,它都难以评判对错。


我们不能认定在家照护就是错的,更不能认为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


成年人的选择常常不以对错来判断,而是更能接受哪方需要的牺牲妥协。


你是怎么看待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呢?


来源:腾讯公益+

转载自:春树养老微信公众号


参展咨询:

倪   凯:025-52856749  15852902631

550455543@qq.com

佘开妍:025-52856753  18936891600  

1454994365@qq.com

孙   宁:13913968108  Sunny02718@163.com

会议商谈:

徐   飞:025-52856753  13951643836

963241608@qq.com

许   臻:13002561022    39456980@qq.com

马新慧:15395552091    969842639@qq.com

媒体合作:

周   蓉:025-52856755  19951953588

61076322@qq.com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与国际化



阅读   202
 在看
写下你的留言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是不是不孝?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 江苏省民政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江苏省社会福利协会
联系我们
2023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组委会
 参展咨询
    徐飞:025-52856753/13951643836 

 会议商谈
    佘开妍: 025-52856753/18936891600

 媒体合作
    龚梦瑶:025-52856755/13770537641
    周文:025-52856755/13813903429

 
 版权所有 © 2023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焦点领动    苏ICP备05085572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