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26 作者: 骆培涛 发布时间: 2020-04-01 来源: 养老内控
本次疫情不仅对整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养老机构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鉴于养老行业的特殊性和巨大的潜在风险性,国家多部门都紧急下发了机构应对疫情的防控指南、科普手册及工作指导等。
尤其是民政部印发的两版《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南》形式类似于机构非常熟悉的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指南,即115项检查。其中对于组织架构设定、出入管理要求、老人照顾措施、内部管控细则、疫情处置方案等通过条款详细描述,为本次养老院疫情防护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和依据。
疫情期间出现了亲属(外来人员)多次进入养老机构进行陪护和长者外出就医返回机构的情况。按照《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中对于外来人员的准入从一版到二版呈现趋近要求,只留下“特殊原因需进入”此一小口,并在后续增加了进入人员旅行史、健康状况调查,指定区域和路线等多重控制手段。
因为机构长者普遍年事已高,并常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所以《指南》中也对于长者急需送医的情况作了相关要求,“返院后,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无第六条所列禁止进入情形的可返回生活区和复岗,并加强防护和医学观察。”
对于该机构自身的管控要求和防御措施我们并不了解,按照官方处理的意见,就是由于“其老年公寓没有认真落实封闭管理要求。”也就是说,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完全履行管理职责,措施执行不到位,相关记录缺失或者不完整。
作为养老机构,强调流程、制度和预案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们是一系列服务和管理操作的具体要求和业务步骤,也是机构在日常管控和服务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最终体现在相关记录和表单。而内控体系在原有完成业务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预防的功能。
而风险预防则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随时的大小来执行应对的具体内容以便将风险控制在机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本次疫情传播迅速、潜伏期长、危险性极大。作为养老机构来说,一旦发生输入,将导致大面积传染,基于长者自身抵抗力考量,此类风险虽然发生概率极小,但造成的损失巨大。一般从风控的角度都将此类风险列为高风险事项来严格管控。
全国各养老机构在疫情初期都实施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政策,对于外来人员都实施了极为严格的准入要求。而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本案例中的老年公寓多次允许家属进入机构陪护,其行为应当超出了“特殊情况”的范围,同时,很可能在准入人员其他的管控措施中未予以执行,相关的记录也存在极大地缺失。
风险管理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安全。在当前全国抗疫的大背景下,各机构管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主管部门的要求,寻求地区防控的指导和支持,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疫情状况及机构自身的能力与状况,在相关的指南基础上提前完善机构的防控流程或制度,并随着政策及机构自身的变动随时调整,确保可执行、可记录。
疫情防控的核心在于人员的隔离,重点关注外出人员的管理,不仅是入住的长者,还有回家的员工,有条件的机构最好提供专车或者员工搭乘彼此的私家车等方式来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内部继续依据《指南》消控和服务;制定确诊病例应对预案并提前准备好隔离间或者区域,避免疫情内部蔓延。
本次事故再一次给全国各地养老机构敲响了警钟,一旦出现管控的懈怠和忽视,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也会带来巨大且不可挽回的损失。
来源:养老内控 原创:骆培涛
(转载请把来源信息全部加上,否则将视为抄袭)
参展咨询:
倪 凯:025-52856749 15852902631
550455543@qq.com
佘开妍:025-52856753 18936891600
1454994365@qq.com
孙 宁:13913968108 Sunny02718@163.com
会议商谈:
徐 飞:025-52856753 13951643836
963241608@qq.com
许 臻:13002561022 39456980@qq.com
马新慧:15395552091 969842639@qq.com
媒体合作:
周 蓉:025-52856755 19951953588
61076322@qq.com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与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