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138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7-20 来源: 本站
十载砥砺为老初心 共创品质养老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江苏老博会成功创办10周年。十年来,江苏老博会见证了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快速发展,江苏人民养老生活不断改善提高。 “让所有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离不开养老服务行业方方面面的协同合作,更离不开政府清晰、明确、有力的指导力量。 2021年在江苏老博会创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访谈了解江苏各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为大家解读江苏各市养老服务政策信息、工作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向大家展示可期的江苏养老未来生活! 本期访谈嘉宾是徐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尹学乐。
问:1、请您谈谈徐州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特色和亮点?
(一)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全市养老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徐州市高质量发展监测和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徐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创新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徐州市市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区养老服务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成立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的通知》、《关于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的通知》、《关于徐州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政策文件,基本构建了养老服务业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体系,对我市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形成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
1、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取得成效。我市2017年获批列入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18年在民政部、财政部居家社区试点绩效考核中,我市位列优秀第三位。在国家试点推动下,高质量推进云龙区、邳州市省第一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支持铜山区省第二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组织申报省第三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2、创新变革协调发展,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区域样板。我市制定下发《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区域样板”的通知》,要求各地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科学划分社区养老责任片区,将责任片区内站点运营、政府购买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实施打包,通过招投标或逐步调整,推进区域连锁化运营管理,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三)深化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
1、农村敬老院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新沂市抓住消防审验契机,出台《新沂市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方案》,从解决农村敬老院体制入手,集中建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资产注入民政部门,由民政局统一管理,不仅较好解决了农村敬老院诸多历史问题、现实矛盾,更是一场体制与制度的变革,受到省民政厅充分肯定,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2、加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发展工作,我市制定《徐州市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功能设施全、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集居家社区机构服务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四)全面推进普惠养老服务。
1、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助力发展。2019年,我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九如城(泉山)养老综合体作为城企合作项目。该项目共建设养老床位1817张,按照建设床位30%以上为普通百姓提供养老普惠床位的规定,共向社会提供546张普惠性养老床位,合作期限定为7年。目前,该项目546张普惠床位全部建成,已经开始向社会提供服务。为推进普惠养老项目实施和监管,我市出台了《徐州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市养老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2、积极发展政府资源普惠养老项目。我市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积极发展普惠养老,为推进民政精神病院康复楼公建民营发展普惠养老项目落实,专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督导。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标,正在按照序时进度积极推进。
3、全面推进农村普惠养老服务。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的,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普惠养老服务发展。
(五)提升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水平。
2017年,针对我市养老机构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民政、消防、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多次对全市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狠抓整改,督促养老机构消防实体整改达标,确保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无事故。为促进养老机构消防改造,下发《关于市区养老机构实施安全达标奖补的通知》,明确达到安全标准的养老机构“按照核定床位每张1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专项奖补资金”。奖补政策带动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全市养老机构在消防安全改造中共投入资金超过1.2亿元。为破解养老机构许可难,市政府召集规划、国土、消防、民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对策,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采取一院一策办法,整改合格的给予许可,不符合整改条件,采取劝停、分流、关闭等措施,有效消除了养老机构存在的安全和管理隐患。
2020年,我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由民政牵头,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消防救援等部门配合,重点对175家未取得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的养老机构,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开展审验,实施挂牌督战,限时整改清零。8月底,126家养老机构消防施工改造全部完工,9月底,完成审核126家,关停并转49家,按省、市政府要求,确保了在2020年9月底前,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全部妥善解决。
问:2、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您认为民政部门在发展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可以有什么作为?
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养老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十三五”发展,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民生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制度、组织、设施、队伍等基础性框架已搭建成型,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多层次养老服务支付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为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水平,释放养老服务消费红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备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流动性资源,养老服务与其他关联产业多维度融合发展,为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产业保障。
问:3、徐州市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一)我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
高质量完成国家、省部署的各项任务,养老服务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养老服务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整体工作在淮海经济区保持领先。这个目标定位贯彻了“两争一前列”的要求,既体现了奋进性,又体现了经过艰苦努力能够实现的可行性。从目前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情况看,在全省大体处于中游水平,所以我们在指标的设计中,多数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在目标体系中,提出了18项主要指标,其中,省定目标15项,市定3项。市里自定目标主要是新增居家适老化社区改造个数、普惠性养老床位、新建养老社区数量,这三项都是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认真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将对“十四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发展具有引领牵动作用。
(二)关于养老服务创新发展问题。
我们感到,实现“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的定位关键在于创新,因此,我们提出要以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为动力,全面推进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区域合作“六大创新”,加快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分别运行向三位一体整体联动转变,把全社会为老服务的部门、社会组织和各方面的力量协同起来,把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强大合力和内生动力。特别是今年要把农村敬老院体制改革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点,确保抓出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三)关于重点工程问题。
我市坚持整体推进、项目带动的原则,并把十大重点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共安排了十大项目,分别是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养老社区建设、家庭照护床位普及推广、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服务提质增效、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智慧养老服务应用赋能、养老服务应急能力提升、养老护理员增量培优等工程项目。为了确保十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认为抓好2021年的起步和开局十分重要,为此专门列出今年开工建设的20项养老服务重点项目,总投资78.5亿元,新增养老床位12018张,其中护理床位数5861张。
问:4、展望未来五年,徐州养老服务发展目标?
突出“幸福徐州、老有颐养”品牌,打造养老服务样板。按照“兜底线、保基本、提品质、强保障”的思路,坚持目标导向、项目引领、政策保障,扎实推动养老服务高地建设。
一是兜底线。巩固农村敬老院消防审验成果,继续推动双提升。推广新沂做法,新建一批高标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施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明确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管理权限统一归属县级民政部门,招引专业团队规范运营管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适度扩大购买人群,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全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二是保基本。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养老基本需求和现实状况定向发力,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运营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居家上门服务质量,实施区域连锁化运营管理,拓展服务内容,落实指导目录,重点解决高龄失能困难老人的服务需求,纾解家庭照护难题。实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整合资源,拓宽服务渠道,实现社区养老与社区服务融合发展。开展适老化改造工程,创新适老化改造模式,配套更优质的适老化产品,提升改造质量,让老人居家生活更舒心。推进普惠养老服务,积极争取一批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整合资源挖掘一批普惠养老项目,通过农村养老区域中心建设培养一批普惠养老项目。
三是提品质。坚持扩大增量、优化存量,通过规划布局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实现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规划布局一批”,结合制定养老“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和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布局一批养老社区、城市中心立体养老综合体、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加快2020年已立项的37个项目建设,尽快见效。“提升改造一批”,深化农村敬老院、城市小型养老机构改造提升。
四是强保障。一方面,落实好上级政策,突出政策扶持,抓好监管,加大培训。另一方面,加快政策创制,推动养老服务地方立法,加快出台《徐州市养老服务条例》,从制度层面增强养老服务政策刚性约束,为高质量养老发展提供保障。
▲徐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尹学乐与老博会项目负责人王婷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