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地点 :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龙蟠路88号)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访谈 / 江苏养老·专题访谈∣专访泰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郑永寿

江苏养老·专题访谈∣专访泰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郑永寿

浏览数量: 40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7-05      来源: 本站

微信图片_20210705164601

十载砥砺为老初心

共创品质养老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江苏老博会成功创办10周年。十年来,江苏老博会见证了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快速发展,江苏人民养老生活不断改善提高。

“让所有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离不开养老服务行业方方面面的协同合作,更离不开政府清晰、明确、有力的指导力量。

2021年在江苏老博会创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访谈了解江苏各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为大家解读江苏各市养老服务政策信息、工作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向大家展示可期的江苏养老未来生活!

本期访谈嘉宾是泰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郑永寿。


问: 1、 请您谈谈泰州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特色和亮点?

为了泰州市131.66万老人的幸福晚年,近年来泰州市民政局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市区老年大学全覆盖。从小切口入手,不断深化创新,走出一条中小城市养老的泰州之路。

一是小切口,养老护理员协会助力人才建设。泰州市养老护理员协会创办于2017年7月,2020年6月被江苏省民政厅、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评为“江苏省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负责全市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从最初上门到养老机构培训,到疫情期间建立线上系统进行在线培训,再到统一在实训基地系统性培训。3年来,泰州市养老护理员协会共培训3100人,合格率98%,就业率95%,为29家养老机构输送养老护理人才。

二是真实效,“泰有福”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泰有福”养老服务平台集老年人大数据、养老业务管理、养老服务运行三大功能于一身,覆盖了全市130多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管理,打通了公安、殡葬和市民卡的数据平台,并通过公众号、App和服务热线三个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27家服务商家入驻信息平台,每天通过信息平台收到的养老服务工单有 5000 多个,从最初的部分使用到现在已经全市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

三是微创新,老年大学实现市区全覆盖。以开办老年大学街道社区分校的形式,把教育送到老年人家门口,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泰州市老年大学在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开设了11所分校,共设舞蹈、声乐、乒乓球等15门课程,满足了600多名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泰州市区老年大学全覆盖。同时,还开通了8个专业、12门课的网上直播课程,除了面向老年大学的学员,还向全市老人开放,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问: 2、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您认为民政部门在发展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可以有什么作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民政部门应着力于建设更加优质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满意度更可持续,为开启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兜好底、促普惠。强化保基本兜底线职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不漏掉一个人。积极支持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的养老服务和产品。

二是优结构、提质量。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刚性需求,将照护服务能力提升作为重点目标任务,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引导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就近就便提供专业化服务。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三是增活力、扩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培育养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养老服务创新示范高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问: 3、泰州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养老服务工作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泰州市将养老服务补短行动列为民生幸福十大行动之一,这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泰州市将紧紧围绕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强根基、优服务、提质量、增活力,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老年人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一是实施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工程,补齐优质养老资源不足的短板。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到2022年,每个市(区)至少建有1所具备长期照护能力、可集中接收区域范围内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集中供养服务机构,至少建有3所能够向本地及周边2至3个乡镇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市福利中心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占地120亩,涵盖儿童康教服务区、独居老人照护区、失能老人护理区、医疗护理保健区、失智老人照护区、文体后勤保障区等六大功能区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缓解优质养老服务床位紧缺的矛盾。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支持利用农村闲置用房改造成农村睦邻点、托养点等养老服务设施,使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就近得到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依托社区网络化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服务有效衔接。

二是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提优工程,补齐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增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拓展享受服务人群,提升上门服务质量,扩大上门服务占比。到2022年,全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不低于15%。建立空巢独居和农村留守老人探访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面向居家的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开展探访与帮扶服务。到2022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正常对外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点、老年助浴点的运营,扶持培养一批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重点为高龄、失能、独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服务。积极推广“爱心门铃”“时间银行”等做法,鼓励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互助式养老。到2022年,基本建成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是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提质工程,补齐专业化服务不足的短板。到2022年,全市每年培训养老护理员2500名,养老机构负责人150名,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员150名,老年社会工作者120名,培养更多养老管理和服务人才,壮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到2022年,全市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等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探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将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访、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专业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家庭喘息服务制度,对长期需要家庭成员居家照护的失能(失智)、残疾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临时性替代照护服务,减轻家庭成员照护负担。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技能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家庭照护能力。

四是实施泰有福品牌提升工程,补齐养老市场活力不足的短板。建好用好“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充实丰富平台系统,办好泰有福养老服务联合会,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把居家生活的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放大市老年活动中心和市老年大学示范效应,在每个区创办 2 所市老年大学分校,每所分校至少开设 2 个班次,实现老年活动中心市区全覆盖。探索在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设立老年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依托市老年活动中心建立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展示馆和老年生活体验馆。围绕“健康名城”发展战略,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和老年康复辅具、食品药品、益智产品等涉老企业,大力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更好满足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到2022年,引进国际、国内2家以上知名企业来泰发展康养产业。

微信图片_20210705164605

▲泰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郑永寿与老博会项目负责人王婷婷合影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访谈 / 江苏养老·专题访谈∣专访泰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郑永寿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 江苏省民政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江苏省社会福利协会
联系我们
2023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组委会
 参展咨询
    徐飞:025-52856753/13951643836 

 会议商谈
    佘开妍: 025-52856753/18936891600

 媒体合作
    龚梦瑶:025-52856755/13770537641
    周文:025-52856755/13813903429

 
 版权所有 © 2023 江苏贸促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焦点领动    苏ICP备05085572号-14